警惕这两种高发传染出疹性疾病不要漏诊误

时间:2021-10-7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 点击:
公益中科 http://m.39.net/pf/a_5882645.html

医院症状监测表明:

近期不少5岁以下儿童因咽痛、厌食、发热、手、足、口腔、臀部等部位出现医院儿科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门诊就诊。

有些基层医生不注重认真询问、查体,应为疱疹性咽峡炎,却诊断为手足口病;应为手足口病,却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,甚至诊断为其它疾病。

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

都是儿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,属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,且与季节关系密切。从临床表现上来看,二者都可能出现发热、咽痛及口腔和咽峡部的疱疹,它们在临床上也可以同时发生,且手足口病可以表现为单一的口腔疱疹,因此临床上极易将手足口病误诊为疱疹性咽峡炎。

虽然两者均为自限性疾病,但两病引发重症的几率却相差很大,预后相对也有差异。手足口病除了发热、口腔和四肢末端的斑丘疹、疱疹等临床表现外,重症者可出现脑膜炎、脑炎、脑脊髓炎、肺水肿等,甚至可能引起脑干脑炎、神经源性肺水肿而导致患儿死亡。

具体鉴别要点如下:

1

在病原体方面

手足口病常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,肠道病毒71型多见;疱疹性咽峡炎常以柯萨奇病毒A组(1-6,8,10,22)型疱疹病毒、EB病毒多见。

2

在传染源方面

手足口病为患者及隐性感染者;疱疹性咽峡炎为隐性感染者及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。

3

在多发人群方面

手足口病为儿童,尤其是3岁以下年龄组高发;疱疹性咽峡炎为1~10岁儿童。

4

在传播途径方面

手足口病为消化道、呼吸道及接触传播;疱疹性咽峡炎为粪—口或呼吸道。

5

在潜伏期方面

手足口病为2~7天;疱疹性咽峡炎为3~10天。

6

在起始症状方面

手足口病为中等热度发热、咽痛,患儿流口水、拒食;疱疹性咽峡炎多以突发高热开始,伴头痛、咽部不适等。

7

在主要症状方面

手足口病为发热、口腔和四肢末端的斑丘疹、疱疹,重症者可出现脑膜炎、脑炎、脑脊髓炎、肺水肿等;疱疹性咽峡炎为急性发热、喉痛,软腭后部、咽及扁桃体可见红色晕斑,周围有特征性的白色疱疹。

8

在主要死因方面

手足口病可死于脑膜炎、脑炎、神经源性肺水肿;疱疹性咽峡炎一般病情较轻,不会致死。

9

在流行季节方面

手足口病为夏秋之交;疱疹性咽峡炎为夏秋季。

10

在检查方法方面

手足口病可通过血常规、血清学、血生化检查、脑脊液检查;疱疹性咽峡炎可通过血常规、因培养、血生化检查。

11

在治疗原则方面

手足口病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,主要是对症治疗;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对症治疗,注意口腔卫生。

12

在预后方面

手足口病重症者可遗留神经系统症状,普通者预后良好;疱疹性咽峡炎大多数为轻型病例,有自限性,预后良好。

13

在预防方面

共同点:要及时隔离病人;平时勤洗手;少去人流多的地方,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;避免接触患病儿童;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,居室要经常通风,勤晒衣被,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、曝晒或消毒;注意饮食卫生,儿童使用的餐具及婴幼儿使用的奶瓶、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、消毒;不要让儿童喝生水、吃生冷食物。

不同点:EV71疫苗可以预防重症手足口病,6个月到5岁的婴幼儿可以接种。其它尚无安全有效的疫苗。

往期热文推荐

1.探索|未来乡镇卫生院有哪几条路可走?

2.接种新冠疫苗疑问多,听听基层医生怎么说!

3.重磅!鼓励基层向康复护理转型

4.全国总动员!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,基层医生做好这七个告知

5.多家村卫生室和诊所被处罚,竟然因为这些原因!

6.好消息!黄金时期来临,中医人员将迎来发展良机

7.给基层医生“开小灶”,职称评审更精准!

8.好消息!基层引进人才任务来了!

9.基层医生应熟知中药配方颗粒这20个最新信息

10.振兴乡村,乡镇卫生院面临机遇和挑战

免责声明

1.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本平台无关。

2.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!

3.原创授权请联系--或者

qq.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jsdeo.com/jbzd/13555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