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椎退变微创手术中经皮技术与小切口技术的

时间:2016-11-14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 点击:

随着脊柱内镜技术在微创手术中的不断拓展,以及镜下处理骨性病变器械的不断完善,使得医生可以在内镜下完成部分传统开放手术,因为微创内镜下手术的低创伤性,所以可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,在手术器械设计、材料、制造技术严谨科学的基础上,在内镜下处理钙化、狭窄病例时的有效率将至少达到传统开放手术的水平,同时病人恢复与对脊柱功能的保留会优于开放手术,当然,这需要适应症选择的恰当和术者对技术的相对专业来支持,所以ASAP椎间孔镜的镜下器械将着重处理骨性病变,在下一步的工作中,我们还会约请德国著名脊柱微创专家来华交流最新技术。ASAP中国周传合

本文原载于《中华医学杂志》年第31期

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(tTLIF)是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(PLIF)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较新的脊柱融合技术。由于传统腰椎手术采用长切口,广泛的软组织剥离,使得手术创面较大,出血增多,术后疼痛增加,术后下床时间延长。因此近年来采用微创技术成为了当今脊柱外科领域的一个潮流。关于小切口TLIF技术与常规TLIF的对比中长期随访结果显示两者的临床效果无差异[1],但是与腰椎微创手术孪生的是X线透视随之增多,从某种角度讲微创是以增加X线透视量为代价来获得微小手术创伤的益处。为减少X线的透视时间同时兼顾患者的手术微创,本研究采用微创TLIF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
对象与方法

一、对象医院骨科自年9月至年12月1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,其中女8例,男9例,平均年龄43.8(36-56)岁,平均身高.3(-)cm,平均体重66.9(54-79)kg。所有病例均为单节段椎间盘突出,其中伴有节段不稳定10例,超外侧间盘突出7例。腰3/4节段2例,腰4/5节段10例,腰5骶1节段5例。病例人选标准:(l)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;(2)伴有节段不稳或超外侧间盘突出需行融合术。排除标准:(1)椎间隙变窄较正常椎间隙相比5mm;(2)伴有邻近节段间盘退变的病例;(3)伴有后纵韧带骨化的病例;(4)伴有发育性椎管狭窄的病例。

二、方法1.手术:病例分为两组:经皮微创TLIF小切口组10例,长度为3cm;小切口TLIF组7例,切口长4cm。(1)经皮微创TLIF手术操作方法:全麻俯卧位,透视并标记融合上下腰椎的4个椎弓根,采用双侧旁正中小切口(3cm)椎旁肌人路,套筒钝性分离至椎板小关节,透视下置人克氏针定位进针点,位于椎弓根投影区的外上象限,调整方向,打人克氏针,逐个套人外管,椎弓根表面扩孔,测深,寻导针拧人空心椎弓根钉。然后再做关节突关节切除的对侧装置连接棒,再将对侧尽量撑开以帮助撑开本节段椎间隙,椎板减压,小关节切除,椎间盘刮除,保护神经根及硬膜,充分刮出椎间隙的上下软骨终板,将椎体间融合器植骨后置人椎间隙。椎弓根钉连接套接装置,测量椎弓根钉间的距离,连杆,固定(图1)。(2)小切口TLIF操作方法:全麻俯卧位,透视并标记融合上下腰椎的4个椎弓根,采用双侧旁正中椎旁肌人路,用单钩直接拉开,显露减压视野,椎板减压,小关节切除,椎间盘刮除,保护神经根及硬膜,充分刮出椎间隙的上下软骨终板,将椎体间融合器植骨后置人椎间隙。直视下直接拧人椎弓根螺钉,测量椎弓根钉间的距离,连杆,固定(图2)。

2.观察指标: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、出血量、创面大小、术后下地活动时间、术中的X线透视时间及并发症等。

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(采用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估),记录术前、术后第3天、术后1周、术后1个月的患者VAS评分,评医院骨一病房的3名医师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评估,均经过正规培训。

3.统计学处理: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VAS评分使用SPSS19.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,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。P0.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
结果

经皮微创TLIF(3cm)的手术时间(.0±33.9)min,出血量(.0±57.7)ml,术后第1-2天下地活动,术中X线透视时间(31.9±3.9)s。小切口TLIF(4cm)的微创TLIF手术时间为(.0±21.6)min,出血量(.0±57.7)ml,术后第1-2天下地活动,术中X线透视时间(9.6±1.0)s。

术后随访(6-24)个月,患者术后症状缓解,经皮技术微创TLIF组VAS评分从术前8.3分恢复到术后4.7分(3d)、3.8分(1周)、2.6分(1个月),小切口微创TLIF组VAS评分从术前8.5分恢复到术后4.5分(3d)、4.0分(1周)、2.7分(1个月),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0.05)。

经皮技术切口微创TLIF组1例患者出现椎弓根钉进入椎管内,患者出现下肢无力,再次手术重置椎弓根钉固定,术后下肢无力1个月后完全消失。其他病例无椎弓根钉并发症及神经损伤。

经皮微创TLIF手术与小切口TLIF手术相比,手术时间延长、出血量减少、术中X线暴露时间延长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表1)。而在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疗效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0.05)。

讨论

TLIF仅切除单一侧关节突关节,从而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较PLIF小的多[2]。TLIF技术因为可以采用外展更大的方式进入椎间隙,这样对神经根,硬膜和脊髓圆锥的牵拉减少,因此避免了神经损伤以及脑脊液漏的发生[3]。而微创同TLIF技术相结合的优点是微创TLIF手术不仅仅保留了棘突、棘间韧带,还保留了它们的血液供应,能够更好地恢复。采用旁正中小切口人路是经骶棘肌直接暴露小关节突及横突,所以对骶棘肌的剥离损伤很小。此外,术中打人椎弓根螺钉时定位也更方便,更容易沿着椎弓根的解剖方向打人螺钉。此项技术与传统TLIF技术相比优势相当,但大大减少了软组织的剥离、出血,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,缩减了治疗的成本[4-5]。微创手术患者和医生均需要接受大量的X线照射。Bindal等[6]报道在微创TLIF手术中,当医生操作了大量的手术后,其X线暴露就会超量。随着手术技术的熟练,X线暴露时间会逐渐缩短,但微创TLIF技术的X线暴露时间长于传统的腰椎手术却是一个事实。手术医生长期暴露在射线下操作会给手术医生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[7],因此是否可以认为微创TLIF手术从某种角度讲是以牺牲手术医生的健康来换取患者的利益。因此如何掌握长时间暴露在X线下的手术医生健康问题和被治疗的患者微小创伤之间的平衡,很值得重视。

为了减少微创手术中的X线照射,同时能够兼顾微创TLIF手术中的软组织损伤小的优点,本组病例中部分病例采用了椎旁人路的小切口,即可达到椎旁人路软组织损伤小的优点,又可通过稍微扩大切口达到直视下置钉减压的目的。本组结果显示经皮技术切口微创TLIF手术与小切口的微创TLIF手术相比,手术时间略长、出血量少、术中X线暴露时间长,而在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患者的手术疗效上两组无差别。说明适度扩大切口完全可以达到确保微创的前提下减少X线照射的目的。

此外经皮技术微创TLIF组也出现了1例椎弓根钉进入椎管内的并发症,这是术者手术初期的并发症,微创TLIF的学习曲线较长,手术者需要较长的时间熟练掌握该手术技术。而稍微扩大切口,对于脊柱外科医生而言更加适应,因为直视下显露置钉与常规手术更相近,更可以利用常规脊柱外科手术的经验,从而降低了手术的技术门槛,也因此更有利于该技术的推广。

参考文献(略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
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jsdeo.com/jbby/1295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