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脑子里的水,进出怎么查

时间:2021-8-2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 点击:
北京青春痘医院地址 http://m.39.net/pf/a_9160636.html

那个叫做乔布斯的天才去世有十年了,他发明的智能手机让我们彻底明白了什么叫做“机不可失”,很多人不论吃饭睡觉走路都在低头看手机,有人说他给人类增加了一个无比强大的新器官,让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变得无比顺畅。但是伴随这个器官而来的是使用过程对健康的危害,其中之一就是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对脊柱的伤害。

有研究表明,低头时颈椎负重接近50斤,长期低头玩手机导致颈椎疾病引发各种疼痛,更有甚者会因增生或畸形,在不适当姿势下刺破硬脊髓膜,导致脑脊液渗漏,出现坐着或站立时无法忍受的头痛头晕,伴有恶心呕吐耳鸣,而躺下时症状基本缓解,这是颅内低压警报的基本症状,需要及时就医。

颅内低压其实就是脑脊液压力减低。

脑脊液,就是脑子泡在其中的“水”!

脑脊液是存在于人类脑室、脑池以及蛛网膜下腔内的无色透明液体。脑脊液能保护大脑和脊髓免受外界震荡损伤,对大脑和脊髓起到减震和支撑作用;调节颅内压力变化;供给大脑、脊髓营养物质并运走代谢产物。脑脊液是由双侧侧脑室脉络丛分泌,经过脑脊液循环最终到达大脑的蛛网膜下腔,再吸收进入静脉窦进入血液循环,这个系统被称为脑脊液循环系统。

成人的脑脊液总量约ml-ml,平均大约为ml;每天大约分泌ml-ml脑脊液,即人类的脑脊液每天要更新3-4次。如果再有人对你说:“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?”时,你可以明确的告诉他,对!不光现在进水,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在进水。

这一系统对大脑及整个中枢神经系统都极为重要。脑脊髓肿瘤、炎症、脑脊髓蛛网膜炎、骨肿瘤、脑积水、脑萎缩、脑脊液漏、脑血管病、脑外伤和术后等疾病都会对这一系统产生极大影响,因此对该系统的功能状态的了解甚为必要。

目前临床对脑脊液的检查大多仅限于体外的一般生化检查,对系统完整性及通路情况无法了解。随着核医学显像技术的发展,核医学科的脑脊液系统显像已经能够实现对该系统的检查,该检查也成为评价脑脊液循环功能、脑积水、诊断脑脊液漏、脑脊膜阻塞分流或异常交通的重要手段。

一、具体操作:

1、药物准备:99mTc-DTPA2-5mCi,药物体积要求小于1ml;

2、腰椎穿刺后,抽取1ml脑脊液,后注入1ml放射性药物,去枕平卧;

3、注射后1、3、6、24h或按照自定时间,行前后位全脑脊髓蛛网膜下腔显像。

二、图 像:

三、适应症:

1.脑积水的诊断与鉴别诊断,包括大脑导水管先天畸形,第四脑室正中孔或侧孔纤维化,囊肿或肿瘤压迫等;

2.交通性脑积水的诊断和鉴别诊断;

3.脑脊液漏的检测与定位诊断;

4.脑脊液系统术后短路通道功能的评价;

5.脑外伤和脑部术后脑脊液循环功能、蛛网膜下腔通畅情况,脑穿透性畸形、蛛网膜囊肿等;

6.脊髓肿瘤、脊髓炎症、脊髓蛛网膜炎、椎骨转移瘤或骨肿瘤等疾病脊髓蛛网膜通畅程度的诊断和鉴别诊断;

四、注意事项:

1、实施腰椎穿刺术和小脑延髓穿刺术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。

2、腰椎穿刺后要求患者全身放松,去枕平卧至少4~6小时。若患者出现穿刺后低压性头痛,平卧4~6小时改善不明显时,可嘱患者平卧多饮盐开水,必要时静脉点滴10%的葡萄糖盐水~ml。对一些颅压较高的病人,预防由于脑脊液压力突变产生脑疝,穿刺术前做好抢救准备,穿刺成功后脑脊液流出量和显像剂注入量应等体积。

作   者:刘 坚

单   位:医院核医学科年12期 总第一百九十一期责任编辑:刘 坚 编 审:付占立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jsdeo.com/jbby/13281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