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椎穿刺术配合及护理

时间:2016-11-15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 点击:

腰椎穿刺术(lumbarpuncture)是指术者以椎间隙(常取3、4腰椎或4、5腰椎之间)为穿刺点,以腰穿针刺入蛛网膜下腔的操作。腰椎穿刺术是神经内科应用非常普遍的辅助检查,对于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。

(一)目的

1.诊断性腰穿:了解脑血管疾病的颅内压、诊断有无蛛网膜下腔出血、脑出血,进行脑脊液生化、微生物学、细胞学检查。2.治疗性腰穿:放出血性、感染性、化学性脑脊液;椎管内注入抗菌素或其他治疗性药物;脑脊液冲洗置换。3.检查性腰穿:椎管造影、气脑造影、脑脊液核素扫描、脑脊液鼻漏口检查、椎管CT增强扫描。

(二)用物

基础治疗盘一个、无菌手套2副、胶布、腰穿压力管1个、腰穿包1个、腰穿针一个、5ml注射器2支、2%利多卡因1支。

(三)操作步骤

1.查对床号、姓名,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,术后注意事项,以取得合作,协助病人排大小便。2.协助病人取侧卧位,躯体及下肢向前弯曲,使腰椎后凸。3.打开腰穿包,协助医生定位及配合常规消毒腰椎第3~4或4~5椎间隙。4.协助医生戴无菌手套,抽取麻药进行局部麻醉。5.穿刺成功后,嘱病人全身放松,头略伸,双下肢半屈曲,平静呼吸;为医生打开压力管,协助医生测脑脊液压力。6.需测初压、终压或做压力试验时配合医生完成。7.穿刺后局部盖以无菌纱布,协助病人去枕平卧6小时。

8.整理用物、洗手,记录。

(四)注意事项

1.术中观察病人的意识及生命体征的变化,如出现脑疝症状或病情突变,立即停止操作。

2.对于躁动病人应进行四肢及体位固定或遵医嘱使用镇静药,防止穿刺针折断。

3.穿刺注药过程中,观察意识、瞳孔、呼吸、脉搏、面色,发现异常停止操作,并协助抢救。

4.鞘内给药时,应先放出同量脑脊液,然后再注入药物。

5.放脑脊液速度不宜快,一般10-15滴/分,正常颅压病人一次放脑脊液不超过5ml,以防脑疝形成。

6.严格无菌操作,预防颅内、腰穿局部感染。

(五)腰椎穿刺术术后护理

1.穿刺结束后嘱病人去枕平卧4-6h,禁浴三天。颅压高者可不去枕。

2.嘱病人多饮水,遇有腰痛或局部不适者多卧床休息。

3.术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及瞳孔、生命体征变化。

4.观察穿刺部位敷料情况,有无渗血渗液。

5.腰穿后注意病人排尿情况及原发疾病有无加重。

转载于NICU护理圈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晋江陈埭中心卫生院外科连续5台手术持续
汉中河里发现尸体nbsp原来是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jsdeo.com/jbjc/1318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