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术技能:斜坡源性自发性脑脊液漏修补术 自发性脑脊液漏是一种缘由不明确的特发性疾病。此类患者通常为合并高颅压的中年肥胖女性。自发性脑脊液漏可发生于颅底的任何地方,如筛板、筛窦、额窦、蝶窦和中耳等。通常情况下位于前颅窝者占多数,而中、后颅窝较少,位于斜坡者则更是罕见。 当今,鼻内镜下修补(图1)是自发性脑脊液漏的标准医治手段。 图1右边鼻腔的解剖模式图。(A)鼻腔后部;(B)鼻腔前部。IT:下鼻甲;MT:中鼻甲;NS:鼻中隔;NSA:鼻中隔动脉 图2CT(A)和T2WI(B)显示斜坡右边自发性脑脊液漏 来自意大利波维尔大学的FabioPagella等向我们展现了其斜坡源性自发性脑脊液漏的鼻内镜修补经验(图2),其文发表于近期的WorldNeurosurg。 术前准备 全麻,0.1%盐酸赛洛唑啉+0.01%盐酸普鲁卡因棉签鼻腔留置10~15分钟以收缩鼻腔血管。腰椎管内注射0.2ml5%荧光素与10ml混合液以辅助术中定位漏口位置。 入路选择 可采用经鼻中隔旁或经筛手术通道,通过蝶窦前壁广泛切除以到达蝶窦广泛开放。 手术过程 若为经鼻中隔旁入路,则先找到蝶窦口,然后向下和侧方扩大骨窗,保存蝶腭动脉的鼻中隔支。如果鼻腔狭窄,可部份切除中鼻甲下部以易于定位蝶窦口。若为经筛入路,则通过切除筛窦后部以到达蝶窦。 结合术前影象资料,定位斜坡骨质缺损(图3)。如有小的脑膜脑膨出,则以双极电凝之。然后剥离蝶窦粘膜。 图3斜坡右边脑脊液漏的经鼻中隔旁入路的鼻内镜下观。(A)开放并扩大蝶窦以充分暴露蝶窦,磨除蝶窦中隔;(B和C)于蝶窦后壁处可见脑脊液漏和较小的脑膜膨出,绿色处为荧光素 如采取多层修补,应首先仔细打磨缺损骨缘,然后以阔筋膜和游离中鼻甲粘膜瓣修补缺损。如采取单层修补,则取手术通道同侧带蒂鼻中隔粘膜瓣。 粘膜瓣的具体修剪应根据缺损部位及蝶窦气化情况。缺损处骨质打磨不做强行要求,但是应当剔除漏口周围粘膜并磨平蝶窦壁骨质以放置粘膜瓣(图4)。 图4带蒂鼻中隔粘膜瓣放置于蝶窦后壁的术中观(A和B),已覆盖斜坡区(C和D) 通过蝶窦前壁完全切除以到达广泛开放蝶窦,从而完善放置粘膜瓣。最后,以生物蛋白凝胶和可吸收明胶海绵固定粘膜瓣。以硅胶板、膨胀海绵套装填塞鼻腔。 术后处置和随访 于术后第二天拔出鼻腔填塞物,静脉或肌肉运用头孢曲松(1g/天)8天以预防感染。所有患者术后第一年每3个月随访一次,第二、三年每6个月随访一次,以后每一年随访一次(图5和图6)。 图5术后24小时的镜下观。蝶窦右边开放(A),蝶窦内以放置鼻中隔粘膜瓣(B),脑脊液停止 图6术后轴位T1WI序列增强扫描显示带蒂鼻中隔粘膜瓣已从蝶窦右边覆盖斜坡区 延伸浏览 自发性脑脊液漏的最好发部位为筛板,而斜坡源性自发性脑脊液漏极其罕见。其病因包括颅骨畸形、蝶窦过度气化和高颅压。斜坡缺损最可能的解释是蝶窦的过度气化致使蝶窦后壁变薄,在蝶窦发展的进程中,骨小梁在前后方向吸收,致使其后方的斜坡变薄。 当患者肯定为自发性脑脊液漏时,应详细评估颅内压,因高颅压是手术失败的危险因素。虽然高颅压的影象学表现有空蝶鞍、蛛膜压迹、静脉窦狭窄或血栓和视神经鞘扩大,但终究确诊则依赖于腰椎穿刺。有学者乃至建议,若合并高颅压,在漏口修补的同时应行脑脊液分流以增加手术成功率。 当前,经鼻内镜下修补是自发性脑脊液漏的最好选择。包括经鼻中隔旁入路,经筛入路,经筛-翼状肌入路和经鼻中隔入路。 修补方法包括多层颅底修补和单层带蒂鼻中隔粘膜瓣修补。总的来说,两种方法在斜坡脑脊液的修补中均效果良好,而单层修补技术具有快速、简单和并发症少的优点。 单层修补的技术关键点是: 1.带蒂粘膜瓣的修剪应根据个体的缺损部位和蝶窦气化程度; 2.漏口周围粘膜应剔除; 3.蝶窦内骨性结构应磨平以为粘膜瓣提供足够空间; 4.完全咬除蝶窦前壁(尤其是下部)以到达广泛开放蝶窦。 本文由丁香园学术侯坤编译 :程培训 问答: 腰穿每天做,其中的解剖、技能你真的完全掌握了吗? 回复口令「腰穿」可观看精彩腰穿视频教程,没有比这更直观、详细。 颅脑解剖知识、精彩手术视频、最新资讯文章,只要 北京中科白癜风中科白癜风微博 |